中国女排已经回到了北京,结束了参加世界女排联赛的比赛。在这13场比赛中,球队不仅取得了胜利,还对各个位置的人才进行了初步评估。目前看来,之前存在的三大人才短缺问题已经解决了两个,例如自由人职位已有倪非凡接替,副攻位置也有张籽萱崭露头角,唯独接应位置的人才荒仍然持续。
从郎平时代一直延续至今的赵勇,龚翔宇始终是球队的主力接应,但并没有真正合格的替补人选。过去郎平将刘晏含改造成接应,蔡斌将郑益昕转变为接应,这些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。如今赵勇又将唐欣调至二传位置,尽管偶尔表现出色,但唐欣的进攻手段单一,一旦对手适应就难以得分。
赵勇还引入了年轻队员范伯宁和杨舒茗。由于这些年轻球员年龄较小,无论是进攻力量还是技术路线与成熟球员存在明显差距,要想成为龚翔宇的备用接应仍需时日,在当前周期内看来并不乐观。此外,唐欣、范伯宁和杨舒茗皆属于“攻强守弱”型球员,与中国女排对接应的要求不完全符合。
展开剩余53%因此,龚翔宇几乎在世界女排联赛的每场比赛中均首发亮相,只有在身体不适时才会被替换。随着年龄增长和伤病问题愈加突出,依赖龚翔宇持续全勤可能性渐渐减少,因此球队需要思考如何解决缺乏备用接应球员的难题。眼下看来,让庄宇珊转投接应位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也许是最佳方案。
庄宇珊的身高使得她在主攻位置上有所欠缺,尽管在世界女排联赛获得过不少得分,但关键分的得分率依然较低。同时,欧美球队的进攻往往聚焦在副攻位置,导致对应的接应必须有过硬的拦网能力。而庄宇珊轻松对抗瓦尔加斯、埃格努、博斯科维奇等世界级接应,她的身高优势能够抵消四号位主攻球员的攻击性。
此外,庄宇珊的移动灵活性较高,在扮演主攻时经常参与快速反击战术,这种机动性符合中国女排对接应的要求。庄宇珊在二传位置上能与主攻球员协作,执行三号位半高扣球、双背飞等复杂战术。在后排防守方面,庄宇珊相比唐欣等人更具优势,有利于保障球队的一传体系不至崩溃。
最关键的是,中国队主攻人才辈出,而出色的副攻球员却稀缺。庄宇珊在地方队和国家队中展现出了在副攻位置的实力,频繁完成二次进攻。鉴于接应位置的困境,主攻人才的充足,让她扮演副攻可能会培养出下一个龚翔宇。
发布于:广东省睿迎网配资-10倍杠杆平台-顶级配资平台-股市如何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